首页

www.umhom.cn

时间:2025-05-26 06:32:36 作者:(经济观察)中国能源领域智能化进程加速推进 浏览量:21851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王梦瑶)中国能源领域上下游企业中,机器人“员工”正越来越多。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保供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伊敏露天矿位于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这里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以下。高寒环境下,露天煤矿设备能否稳定运行、如何保障人员作业安全等,备受关注。伊敏露天矿年度工程量约1亿立方米,峰值作业车辆超过300台,此前全部采用人工驾驶,从业人员超过1200人,驾驶员综合能力参差不齐,安全管控难度大。

  5月15日,中国首个百台级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集群在这里投入运营。与传统矿卡不同,此次投用的“华能睿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前方完全取消了传统的人员驾驶室,车内安装了564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单次换电时间小于6分钟,满电状态可拉载90吨货物行驶约60公里。

5月15日,百台无人电动矿卡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的伊敏露天矿正式投入编组运营,标志着全球首套“零碳、无人、智能”露天矿运输系统投运。图为无人电动矿卡在伊敏露天矿运行中。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华能蒙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树学表示,这些无人电动矿卡单车综合运输效能达到人工的120%,创下无人驾驶电动矿卡领域全球最大吨位、最快运行速度、最低运行温度三项记录。

  从一台到百台,中国首个百台级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集群的成功投运,标志着中国矿山无人驾驶技术从实验迈向了规模化应用,智能矿山建设加速推进。

  今年4月,中国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中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高质量、高密度、清洁低碳的核电,正在中国能源转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广核研究院设备所主管研发的工程师王国河对中新社表示,取水隧洞是核电冷源海域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是核安全的重要保障。电站运行时,海生物不可避免地附着在取水隧洞内,需要及时清理。传统人工清理方式依靠工人在超过7米高的移动脚手架上使用铁铲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风险高。

  机器人“同事”派上了大用场。据介绍,海底隧洞海生物清理机器人能在90小时内完成约10万平方米的海生物清理任务,实现2000余吨海生物的安全、高效、全面、智能无人化清理,作业效率相比人工提升200多倍。

  王国河表示,该机器人以无人化作业革新传统模式,打破了传统人海战术模式,将工人从危险、困苦的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助力核电的安全、稳定、友好运行。

  在燃气领域,各种智能化设施也早有应用。

  燃气管网的安全巡检工作不容忽视。以往人工巡检往往会处在风吹日晒雨淋的工作环境下,员工负重徒步巡检效率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提高工作精度和泄漏检出率,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燃气近年来探索试用搭载检测精度为十亿分之一的PPB( Part per billion,十亿分之一)级高精度巡检车。

  这位“同事”运用先进的光腔光谱测量技术分析采样气体,通过位置、风速、风向、气体浓度等采集数据实时计算管网的中高风险区域、甲烷来源,使得检测灵敏度提升1000倍。

  据介绍,自2022年6月开始试用至2024年年底,PPB高精度检漏共计91000公里,巡检效率提高,检测能力增强,检漏准度提升。上海燃气方面今年还将继续推进PPB两轮助动车巡检方式,实现对背街小巷等狭窄区域的灵活覆盖,进一步提升PPB高精度巡查覆盖面。

  中国能源领域智能化设备与传统人工的深度融合,使得上下游行业的工作效率、工作精度和安全性都得到极大提升,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危险性得以降低,智能化升级正成为全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中国酝酿新监管措施 推动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法官表示,案涉协议主观上是某建工劳务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地位,以及陈忠礼缺乏伤残等级损伤认知及工伤待遇预判力。客观上双方所约定的赔偿金额明显低于法定工伤待遇,从而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陈忠礼遭受重大利益损失。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悉尼3月21日电 (记者 顾时宏)当地时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悉尼会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柯民思。

河南海外联谊会换届 张雷明当选会长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社火表演赛已有40年历史。元宵节当日,来自该州各乡镇、街道的9支队伍轮番上阵。回族“花儿”、维吾尔族“麦西来甫”、哈萨克族“黑走马”与社火表演同场亮相,观赏性十足。

国庆假期全国民航旅客量预计将超1565万人次

活动现场,山西省相关部门为杨润心颁发了“三晋优品”推荐达人荣誉证书;山西省电子商务商会为其颁发了荣誉会长聘书和“好品出晋”推广大使荣誉称号。

通用汽车将裁员超千人 美媒:担心行业衰退 美国车企正试图降本

王毅表示,中新建交以来,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幻,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健康发展势头,成为这个世界的稳定因素。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聚焦合作、造福人民是中新关系发展的有益经验,值得双方进一步总结和弘扬。今年是习近平主席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和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方愿同新方一道,秉持“争先”精神,创造更多的“第一”,使中新关系继续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前列,迎来更加强劲发展的新的10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